宜君县:冬闲变冬忙 人勤产业旺
发布于:2025-01-20 10:05   来源:铜川日报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但在宜君县的田间地头,却呈现出一派冬闲人不闲的景象,乡村振兴的脚步一年四季都不停歇。

果园送技术 冬管有保障

“果树枝条的修剪可是一门大学问!要根据枝条类型,合理确定主枝角度、高度以及结果枝的剪留长度,通过修剪突长枝、竞争枝、背上枝等,使树冠透光均匀,果实分布合理,从而实现优质高产。”1月13日,在宜君县彭镇东湖村的果园里,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的技术员宋建平正在对前来参加培训的果农进行讲解。

宋建平以具体实际为例,现场生动讲解,对于管理过程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引导大家要学会用科学管理办法进行果园管理,要合理把握科学管理时机,根据自身实际注重新品种果树的栽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果品商品性,根据果树生长特性做好水肥管理。

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果农不时对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技术员都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对于枝组分配的比例,我以前了解得不太多。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枝组的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去以后,我要在自己的果园里把枝组分配好。”宜君县彭镇东湖村果农许延玲说。

进入冬季以来,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抓住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全县开展冬季果园技术培训,组织服务小分队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果园,指导督促果农开展以“清园、涂白、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冬季果园管理活动,不断提升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果业持续健康发展。

小麦长势好 丰收有希望

走进宜君县宜阳街道办十五里铺村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宜君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景慧告诉记者:“目前,宜君县小麦正值越冬期,根据田间苗情调查,全县一、二类麦田占80%,三类麦田以回茬为主,与上年同期相比面积相对较大。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实际情况,田间管理仍然应该以防冻保苗为重点。应该因时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促进小麦安全越冬,为今年的第一料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越冬期的管理举措对小麦春季返青及最终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连日来,宜君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穿梭于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调查冬小麦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总茎数和土壤墒情等,对全县大部分地区正茬麦长势有了更加细致地了解,为冬小麦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群众增收致富。

生猪销售旺 产业有活力

临近中午,来到宜君县彭镇偏桥村的万头生猪育肥场,正巧遇上生猪出栏,一辆满载着生猪的运输车缓缓驶出基地。

宜君县偏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军利介绍说:“去年我们一共养殖了5000头生猪。截至1月13日,已经出栏了1300多头。大概到1月20日前,剩余所有的生猪全部出栏,预计能给村集体带来70多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偏桥村“两委”通过反复招商考察,与新希望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发展生猪养殖。通过“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农户+脱贫户”模式,由新希望提供仔猪、饲料、技术、防疫、销售,村集体负责养殖环节,从而降低了养殖产业的风险,提升村集体收益。

偏桥村的生猪养殖只是宜君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宜君县建成粮油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4个、千亩示范方5个、百亩示范田10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百亩示范田4个,辐射带动全县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面积10万亩。肉类总产达到7000吨,水产品402吨,畜牧业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栽培蔬菜1.16万亩,总产量1.5万吨以上,食用菌302万袋。

冬闲变冬忙,变化的不只是“节令”,更是观念。在农民的忙碌中,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缓缓展开。

责任编辑:寇诗涵